腮腺结核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俞云经络测治法治疗肿瘤致眩晕效案一例
TUhjnbcbe - 2021/1/2 23:22:00

近日又有一位患者受益于经络测治,运用经络测治便解决了已严重困扰其生活的头晕症状!我们先来看看这位患者的病历简述:

病情简要

基本信息:男,33岁

主诉:出现眩晕1年

现病史:患者2年前发现右侧腮腺处有一肿物,无明显不适,医院就诊,查超声示:右侧腮腺右耳前方见一枚低回声混合性结节,约18*17*11mm,考虑腮腺混合瘤。予中药保守治疗,后辗转多地治疗,效果欠佳,1年前出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眩晕,自觉周围物体旋转、摇动,走路不稳、眼球震颤,无意识障碍。

现症见:精神一般,自觉周围物体旋转、摇动,走路不稳、眼球震颤,咳痰,色白,质稀,量多,易出汗,纳眠尚可,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舌淡红,有齿印,苔少。人迎脉-1,太渊脉-1,冲阳脉-1,太溪脉-1.

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母亲乳腺癌病史,已治愈。

诊断:右侧腮腺混合瘤。

困扰这位患者的主要问题便是眩晕。眩晕(vertigo),是患者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摇动、倾斜或升降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站立和走路不稳、眼球震颤等,但一般无意识障碍。部分患者还可伴恶心、呕吐、全身大汗和面色苍白等迷走神经刺激症状。

经过临床判断,考虑患者的眩晕是由其肿瘤所引起。眩晕出现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患者胃纳差,站立、行走不稳,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易汗出,面色差,体重下降。患者寻求各种治疗方式,疗效不明显,故来寻求俞云教授治疗。

俞云教授提出:在眩晕的病变过程中,各个证候之间极易相互兼夹或转化。俞云教授建议患者运用经络测治治疗。并相信患者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俞云教授指出,经络测治,通过测四肢末端井穴等部位的热敏感度,客观全面地掌握全身的阴阳、气血虚实状态,并能通过特定穴位直接调整相关经络、脏腑,从而测、治并举,即时调整人体平衡态,达到我们渴望的阴平阳秘状态。

具体治疗如下

患者首次运用经络测治结果提示:左侧井穴背俞穴系统亏虚。肾俞、膀胱俞均亏虚。

分析:本例患者的眩晕症虽与肿瘤密切相关,但经络测治结果提示,肾俞、膀胱俞、胰俞亏虚,阳跷脉瘀堵。患者的眩晕与肾脏的功能亏虚关系更加紧密。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肾主耳”、“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肾气不平,则耳为受病”。现代研究表明,在解剖组织结构和酶的含量与分布方面,在水和电解质平衡生理机制以及对某些药物的药理反应上,耳与肾脏均有类似之处。

具体到本例患者考虑,肾阳不足,本属阳虚,但阳损及阴,转为阴阳两虚之证。针灸上,严格按照经络测治结果针刺背部、手足,以起到补肾固精之效。

复诊时患者便自诉眩晕稍缓解,患者和医者的信心增强,患者愿意继续坚持治疗,经络测治提示:左侧亏虚和右侧淤堵明显好转,但肾俞、膀胱俞仍有亏虚。而此时患者眩晕已得到明显缓解,可以做些日常活动,看手机,看书。

最近患者复查经络测治提示虽膀胱俞、右侧肾俞仍亏虚,进一步好转,肾虚明显改善,症状眩晕已基本缓解,生活自理。患者继续坚持治疗。

俞云教授简介

针灸治癌第一人;切脉针灸创始人;医院主任导师;广东省针灸学会切脉针灸委员会主任委;中医治疗疑难杂症、癌症六十年。

年受邀来到医院,以师带徒的方式传承中医,传授“切脉针灸”,培养了一大批熟谙经典、技术精湛的中医人才,为此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首界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

喜欢,就给我一个“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俞云经络测治法治疗肿瘤致眩晕效案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