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省新冠肺炎疫情仍然面临境外输入的风险,进入秋冬季还存在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风险,为全面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弹,减少秋冬季可能的流感与新冠肺炎叠加疫情,我们要做好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01
正确认识呼吸道传染病
1、什么叫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2、哪些情况下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多,由此而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在秋冬季节,气温变化很大,早、中、晚的气温都不一样;室内室外的温差也有明显的差异。因此,人们一不当心,就会受凉,受了凉,身体的抵抗力就降低,病菌、病*也就容易从呼吸道侵入人体。
体弱者、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者、精神高度紧张者等人群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3、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有哪些?
主要有病*、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例如流感病*、麻疹病*、脑膜炎球菌、结核杆菌等。
4、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季节性流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风疹、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新型冠状病*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新发呼吸道传染病。
02
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乏力、盗汗、胸痛等症状。咳嗽、咳痰≥2周、痰中带血或咯血等为肺结核可疑症状。
新型冠状病*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会有流鼻涕、咽喉痛、腹痛、腹泻的症状。患者一周后可能会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情况,重症、危重患者在发病过程中会出现低热、轻微发热或不发热的情况。也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症休克、肾衰竭等。
流行性腮腺炎:首先是腮腺急性肿胀、疼痛,一般以耳垂为中心,伴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水痘:主要有发热、头痛、疲劳、全身不适、厌食、咽痛、咳嗽等。然后是各种形式的皮疹,如丘疹、斑丘疹、疱疹、痂疹等。重症水痘还可能伴有肺炎、脑炎、肝炎、心肌炎等。风疹: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流涕、皮疹和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结膜充血等症状。麻疹:主要表现为发热、眼结膜充血、咳嗽、流鼻涕等,并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不适、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流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流脑:主要表现为低热、轻微头痛及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皮肤可有少数细小出血点和颈项强直、神志障碍及抽搐等脑膜刺激征。
03
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传染源:主要为病人或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主要经空气传播,包括飞沫、尘埃、气溶胶等方式传播,平时注意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保护好自己的口鼻。
人群易感性:人群对多数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有的病后有一定免疫力或持久免疫力,或者通过接种疫苗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04
呼吸道传染病如何预防
1.经常开窗通风,至少一天两次,每次半小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搞好宿舍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3.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在人员密集的场合要佩戴口罩。
4.勤洗手,正确洗手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简单、有效的防病措施。
5.不要随地吐痰,丢垃圾,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7.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经常锻炼身体,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8.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和更换被褥,避免着凉。
9.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10.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报告老师和到校医室就医。
11.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12.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呼吸道传染病疫苗的预防接种。
来源:广药大学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