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结核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预防秋冬季节传染病小常识 [复制链接]

1#
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

秋冬季空气干燥,气温多变昼夜温差大,适合细菌和病*存活,学校是人群高度聚集的场所,学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所以在秋冬季做好个人防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预防新冠肺炎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那在秋冬季要预防的传染病有哪些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预防传染病的小常识

请查收~

01

新型冠状肺炎

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冠状病*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乙醚、75%乙醇、含氯消*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接触病*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尿液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应注意其对环境污染造成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

02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简称流感。流感病*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染性强并迅速,会导致每年的流行,并且历史上每隔几十年会造成流感大流行,在短时间内使很多人患病甚至死亡。流感的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症状。其中突发高热是流感的一大典型症状,也是流感的首发症状。患者体温一般高达39~40℃,而且高热往往要持续3~4天。

03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急,同时有发烧、怕冷、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除上述一般症状外,最大的特点是口腔周围的唾液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边缘不清楚。张口或者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疼痛,尤其吃硬的或酸的食物时,疼痛会加剧,肿胀会在4-5天消退。

04

麻疹

麻疹发病初期,症状和患感冒差不多,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眼怕光、流泪等现象。发病2-3天后,口腔黏膜会有改变,口腔内两侧臼齿旁的颊黏膜上,可以看到灰白色针尖大小的小点,周围有红晕。这种麻疹黏膜斑是麻疹所特有的症状,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发病3-4天后,开始出皮疹。皮疹会按照耳后、颈部至面部、躯干、四肢,最后到手心、脚心的顺序出现。出疹一般持续3-5天,这期间持续高烧,常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疹子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并逐渐恢复正常,症状也随之减轻。

05

肺结核

由结核杆菌引起,呼吸道感染是肺结核的主要感染途径。结核病人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疾病的症状,如咳嗽、咳痰等,后逐步伴有胸痛、胸闷、咯血等症状,当体内结核菌数量较大时,才会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低热、面部潮红、厌食、消瘦等,部分女性还会出现月经不调,有的个别的特殊患者,还会出现关节疼痛等各种各样不同的症状。

06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易通过呼吸道或日常生活接触传播。该病潜伏期为12~21日,平均14日。易感人群主要为学龄期儿童及青少年,传染性强,发病较急,以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咳嗽等症状首发,继而出现皮疹。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最开始为粉红色小斑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形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在为期1~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脱痂的演变过程,脱痂后不留瘢痕。

预防指南

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正确佩戴口罩,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用流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补充营养。

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解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要注意饮食均衡,保证每天适量的蛋白质、淀粉、脂肪、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多喝温开水或茶水,保持鼻黏膜和咽喉部的湿润。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秋冬季传染病的发生。

4.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5.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联系我们:张老师座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