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4岁。病史:患者自诉右侧下颌部包块,时见于饭前、饭后半小时,此症状已有2+年。
影像学表现:右侧下颌角内侧见结节状高密度影,大小约4mm,其后方见条形管状稍低密度影延伸。
影像诊断:右侧颌下腺导管开口结石伴导管扩张。
稍不注意,还以为是社会青年在嘴里钉的一颗珠子。但是,相信看过该影像表现后,再结合典型的临床症状“下颌部包块,见于饭前、饭后半小时”,该疾病应该不难诊断。
在认识该疾病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相关的知识吧。
解剖
颌下腺是位于下颌下三角内的唾液腺,又称为下颌下腺,呈扁椭圆形,重约10-20g以分泌浆液为主。
颌下腺导管解剖
起自于颌下腺浅部的深面,长约5cm,管径约2-4mm,管壁较腮腺管壁薄,中途有舌下腺导管汇入,开口于舌下肉阜。
那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舌下腺导管容易形成结石?
原因大致如下:
1、颌下腺导管长而弯曲。
2、开口高于腺体,唾液运行缓慢;。
3、导管开头较大,位置低,牙垢或异物容易进入,成为钙盐沉积的核心。
临床症状
在食物的刺激之下,促进了唾液的分泌。颌下腺导管结石的临床表现为:颌下腺小结石症状不明显,当大结石阻塞导管影响唾液排出时,可出现梗阻症状。其特点是进食时患侧腺体迅速肿胀疼痛,进食后症状可逐渐缓解和消退。
诊断重点来了:
1、典型的临床症状:进食时患侧腺体迅速肿胀疼痛,进食后症状可逐渐缓解和消退。
2、典型的影像学表现:高密度结石、扩张的颌下腺导管。
希望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