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开始转凉,
预示着秋冬季节的到来,
人体适应能力下降,
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许多季节性传染病
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开始蔓延流行
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
更易引发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秋冬最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手足口病、流感、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
呼吸道传染病有多种,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所以,我们需要提高自我对传染病的防范和预防意识。
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俗称痨病。早期症状以咳嗽、咳痰、咯血为主,与感冒相似,易被忽视或误诊。肺结核患者咳嗽、咳痰、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杆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被周围人群吸入而感染。一旦在学校发生肺结核病例,如未能及时发现,存在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
预防措施
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肺结核,但卡介苗主要对儿童时期发生较严重的结核病有预防作用,对学生及成年人的结核病预防作用比较有限。因此预防肺结核发生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积极发现并治愈肺结核病人。如果发现连续咳嗽、咳痰两个星期以上或者有咯血等症状就要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检查,及时医院就诊。
?一旦确诊为肺结核,一定要休学或者休假在家正规治疗,避免传染他人。等到经过检查确认没有传染性了,凭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证明可以复学、上岗。
?文明咳嗽,咳嗽、打喷嚏时应该用手或纸巾捂住嘴鼻,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他人。
?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
温馨提示:预防秋冬季疾病,
少聚众,戴口罩,
正确洗手很关键!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多见。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水泡样皮疹、咽部充血等症状。水痘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不仅婴幼儿、儿童可能发病,无免疫史的成年人也容易感染。在托幼机构、学校发生水痘聚集性疫情的风险相对较高。
预防措施
?勤洗手,经常清洗并消*儿童的玩具,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在“知情、自费、自愿”的原则下接种水痘疫苗。建议接种两剂次,以往接种一剂次的可再加强一剂。
?得了水痘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等到全身的疹子都干燥结痂了(至少14天以上)才可去上学,避免传染他人。
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头痛、咽痛、咳嗽、浑身酸痛、乏力等症状。该病传染性强,极易在托幼机构、学校、养老院等集体单位传播。今年年初,我市曾出现过一波流感的小范围流行疫情。预防重点人群为儿童、学生、老年人、孕产妇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
预防措施
?勤开窗、多通风,少去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重点人群主动接种流感疫苗。
?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需要佩戴口罩,及时主动就医,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唾液传播。感染后引起腮腺炎肿大,并发睾丸炎、乳腺炎、卵巢炎等。该病以儿童和中小学生多见。
预防措施
?及时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
?发病后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
?学校内发现疑似病例要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或不少于病后2周。
诺如病*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感染性腹泻是感染诺如病*后表现的急性胃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疼痛及腹泻,一般持续1-2天,部分病人会出现头痛、发热等症状。儿童呕吐普遍,成人腹泻居多。由于该病冬季时好发于儿童,且以呕吐为主,因此也叫“冬季呕吐病”,极易在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传播。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幼儿接触的玩具、文具和生活用品注意清洁。
?出现呕吐、腹泻等医院就诊,一旦确诊,应待症状消失满3天方可复课。
?患者在教室、病房、集体宿舍或人员密集场所发生呕吐时,应立即向相对清洁方向疏散人员,同时及时规范做好呕吐物处理。
?学校及幼托机构加强晨、午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诊断、早处理。
秋冬季预防传染病的总体原则应为以下几点:
1.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提高自我防护意识。3.居家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4.适当的采取预防性服药措施。5.尽量不到卫生条件差,没有消*设施的小餐馆用餐。6.针对性的开展预防接种。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