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秋冬季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
秋冬季是各种传染病多发的季节,学校常见的传染病有流感、诺*病*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等。这些传染病均有潜伏期,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可通过空气、飞沫或接触等途径传播,学校人口密集、人员接触密切,是传染病流行蔓延的一个关键因素。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做好“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少聚集”,不仅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也是减少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一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是由流感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流感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可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目前,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手段,可到医院进行预防接种。复课条件:需退热后的48小时,无任何症状,校医复查后才能入校。
二
诺如病*感染性腹泻
是由诺如病*引起的,会出现感染性腹泻、急性肠胃炎的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症状,也可有头痛,寒战和肌肉痛等。每日腹泻多达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在感染人群中,儿童患者多出现呕吐症状,成人患者则腹泻较多。一般为急性起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2-3天即可康复。
它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被感染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处置不当很容易造成感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摄入感染者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者摄入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以及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都可能感染诺如病*。
三
手足口病
是由肠道病*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也可通过空气飞沫、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主要症状是:发热并伴有手掌心、脚掌心、口腔、臀部皮疹。
四
水痘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引起的传染性较强的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潜伏期12-21日,平均为14日,水痘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1日至疱疹全部结痂时均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临床以发热及皮疹按斑疹、丘疹、水疱、结痂的顺序演变,连续分批出现,皮疹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及四肢,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确诊水痘后,一定要隔离治疗,隔离期不少于发病后14日,若疱疹痂皮未全部脱落者需隔离至全部脱落,方可回校。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手段。
五
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腮腺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季为主,好发年龄为5-15岁,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临床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肿大具有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表面有灼热,触痛,张口、咀嚼时疼痛更明显。隔离期: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且不少于肿胀消退后14日。
六
肺结核
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染源主要是开放性肺结核病人,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症状表现:低热(午后为著),咳嗽、咳痰2周以上,疑似肺结核,戴上口罩及时就诊,避免传染他人;确诊后进行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
7
日常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
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不洁净的手触碰眼睛、口鼻。打喷嚏或咳嗽时掩口鼻,并及时用流动水清洗双手。
二、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三、坚持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及充足睡眠,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免疫力。
四、吃熟食、多喝开水、生熟食物分开处置储存。
五、注意事项:
1.根据天气变化适时给孩子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2.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社区医生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预防接种。
3.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避免或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有必要,请戴口罩出门。
4.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当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皮疹、腹痛、腹泻等症状,请及时带孩子就诊。当确诊为传染病时,应做好患儿的隔离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健康防护。隔离期医院开具的疾病证明书,校医复查后才能进入校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