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结核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要注意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小贴士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秋冬季常见

传染病预防小贴士

要注意!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天气日渐寒冷,人体适应能力下降,各种传染病高发。那么有哪些传染病需要我们注意呢?

01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02

诺如病*感染性腹泻:

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也有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症状,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感染一般通过接触或食用被诺如病*污染的物品、食物和水或接触过诺如病*感染患者。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在密闭场所中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

预防措施:喝开水、食物烧熟煮透,生吃蔬菜水果彻底清洗。不去卫生条件差的街头摊点就餐,在外就餐时,尽量少吃凉拌菜和肉类烧烤食物,不暴饮暴食。

03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水痘病*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04

手足口病:

有多种肠道病*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A16型及肠道病*71型。其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一般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预防措施: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05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措施: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接种腮腺炎疫苗。

06

结核病/p>

结核病过去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也可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等器官。传播途径:活动期的排菌(也就是痰涂片阳性或者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接触,但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主要症状:结核病多为缓慢起病,长期伴有疲倦、午后低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有高热、畏寒、胸痛、呼吸困难、全身衰竭等表现。

预防措施: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加强锻炼,保证充足的营养。对于婴幼儿应按时接种卡介苗,以获得免疫力。其次,应注意房间通风,避免与已确诊的传染性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再次应积极、有效地治疗糖尿病、矽肺、百日咳等容易诱发结核病的基础疾病。

Guardagainst

余杭区常见急性传染病隔离期限

一、呼吸道传染病类

1.流感样病例(包括流行性感冒、腺病*及肠道病*等引起的发热呼吸道疾病):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咳嗽、咽喉痛等)消失48小时后。

2.猩红热:症状消失(咽部炎症及皮疹),且自治疗之日起不少于7天。

3.麻疹:发病之日起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隔离至出疹后10天。

4.风疹:隔离至出疹后5天。

5.流行性腮腺炎: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失。

6.水痘:隔离至疱疹全部干燥结痂为止。

7.肺结核:

(1)菌阳肺结核患者以及重症菌阴肺结核患者(包括有空洞/大片干酪状坏死病灶/粟粒性肺结核等)经过规范治疗完成全疗程,初治、复治、耐多药患者分别达到其治愈或治疗成功的标准。

(2)菌阴肺结核患者经过2个月的规范治疗后,症状减轻或消失,胸部X光片病灶明显吸收,后续2次痰涂片检查均阴性,并且至少一次痰培养检查为阴性(每次痰涂片检查的间隔时间至少满1个月)。

二、肠道传染病类

1.霍乱:停抗菌药后连续2天粪便培养未检出霍乱弧菌者。

2.手足口病(包括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症状消失后1周。

3.诺如病*性胃肠炎(疫情相关病例):临床症状消失后72小时。

4.其他感染性腹泻(除外诺如病*性胃肠炎):临床症状消失后48小时。

5.细菌性痢疾:隔离治疗至临床症状消失后1周;或隔日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6.伤寒、副伤寒:经规范、足疗程治疗,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2周,或临床症状完全消失3天后,粪检2次阴性(间隔2-3天)后,可解除隔离。

7.甲型病*性肝炎:自发病之日起不少于3周,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得少于45天。

8.戊型病*性肝炎:自发病之日起不少于3周,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得少于45天。

三、其他传染病类

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临床症状消失为止。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症状消失后3日,不少于发病后7天。

预防传染病温馨提示:

多通风:新鲜空气能够稀释、去除室内污染物。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勤洗手: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飞沫等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排泄物等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和排泄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常喝水:特别在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增强肌体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可中和体内*素,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抵抗力。 

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少食辛辣的食物,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因为运动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

注意生活规律:保证睡眠充足。生活不规律易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不要用脏手触摸脸、眼、口等部位。出门在外要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避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

传染病并不可怕,

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