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结核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 [复制链接]

1#
古代白癜风偏方 http://m.39.net/pf/a_4580872.html

告家长书

每逢季节更换之时,是孩子最容易生病的时候,极容易导致传染病的产生。初秋时,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从晚秋至冬季,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寒冷、风大干燥,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同时由于人流集中,接触密切,一旦人群中有患者出现,极易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造成疫情扩散,甚至引起局部暴发。因此,秋冬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孩子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一般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那么,家长们该如何提前预防才能使孩子平稳度过秋冬季呢?

肠道传染病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轮状病*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和甲型肝炎等。这类传染病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污染了手、饮用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进食后发病。

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是“吸进去”的传染病。细菌或病*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的飞沫核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虫媒传染病

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传播,如蚊子,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均是由肠道病*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的幼儿园发病率最高,这跟孩子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有关。

感染病*后,患儿不会立即发病。病*先在体内大量复制,经过3~7天的潜伏期后才进入发病期。

抵抗力强的孩子仅会出现轻微症状,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出现,而抵抗力弱的孩子就没那么幸运啦,不仅发病迅速,甚至可能出现脑膜炎或脑炎、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

手足口病主要表现: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而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咽部疱疹,大多数以轻症病例为主,愈后良好,但极少数病例会出现病情加重转为重症病例甚至死亡病例。

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传播给孩子。

如何预防:

01

勤洗手

洗手是最好的预防!家长应教育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02

消*和通风

肠道病*最怕紫外线和高温煮沸式消*,可以用这两种方式给孩子的东西和家居用品消*。疾病高发期,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平时在家也要经常开窗通风,晾晒衣被。

03

提高免疫力

让孩子保持他原有的生活规律,活动量跟平常差不多,不要太晚睡,不要过于劳累。孩子免疫力没有发生大的波动,就不容易生病。

Q

“手足口病”的常见疑问解答

01

手足口病可能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或患者接触过的毛巾、手帕、口杯、玩具、餐具、奶瓶及床上用品、内衣等,进而引起间接接触传播。

此外,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可通过飞沫传播,若接触被病*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

因此,擤鼻涕的方法就很重要。那么,有鼻涕时,如何正确地擤鼻涕呢?带着孩子一起学起来吧~!

1.抽一张柔软干净的纸巾,对折一次

2.将纸巾盖住鼻子,手指压住一边鼻翼,闭上嘴巴,用力将另一边鼻孔的鼻涕擤出

3.将纸巾再对折一次,用同样的方法将另一边鼻孔的鼻涕擤出

4.擤完鼻涕后,将纸巾扔进垃圾桶内

02

手足口病重症是什么?

出现以下情况时,家长就要警惕孩子是否为手足口病重症了,医院就诊:?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颈项强直(脖子僵硬的感觉)等,极个别病例出现食欲亢进。?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循环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血压升高。

03

病程结束后会不会留下疤痕?

一般的手足口病,只需要对症处理,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等,在家里加强护理,1-2周就会自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

04

孩子身上疱疹没了,可以去上幼儿园?

手足口病在症状消失后仍可具有传染性!建议手足口病幼儿症状消失1周,过了隔离期后再去上学或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医院开具的病愈证明才能返园哦

05

大人也会传染上手足口病吗?

会。很多家长都认为手足口只是一种幼儿病,但实际上,成人也有可能被传染!尤其是大人接触患儿的排泄物之后,一定要用肥皂或消*洗手液洗手,因为大便中病*的感染性可能持续几周。

其他几种主要传染病及症状

01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传播途径:

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

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

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02

诺如病*

诺如病*是一组杯状病*科的病*,以前也称之为“诺瓦克样病*”。诺如病*感染影响胃和肠道,引起肠胃炎或“肠胃流感”。“肠胃流感”不同于流感病*引起呼吸道疾病的流感。

传播途径:

1.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污染的食物或水;

2.触摸被诺如病*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

3.接触过诺如病*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

主要症状:

诺如病*是一种急性肠胃炎病*,平均潜伏期为12~48小时,感染后引起肠胃道炎症,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部痉挛等肠胃炎症状,以及头痛、发热、寒战、肌肉疼痛等病*感染的全身中*症状。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严重时可因腹泻脱水致死。

易感人群:

诺如病*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病人发病前至康复后2周,均可在粪便中检到诺如病*,但患病期和康复后三天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

03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

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易感人群:

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措施

1.多通风: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进室内。

2.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随地吐痰。

3.常喝水:多喝温水,不喝生水、少喝饮料。

4.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抵抗力。

5.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少食辛辣、油炸的食物,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6.坚持体育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每天参加户外活动。

7.注意生活规律: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疲劳,增强机体抵抗力。

8.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不要用脏手触摸脸、眼、口等部位。

9.预防接种:及时给适龄人群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许多呼吸道传染病。

10.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人群集中地场所空气质量差、通风不够,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尽量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

保健医生建议

01

加强认识

传染病可防可控可治疗,且愈后良好。

02

注意卫生

洗手,常通风,吃熟食,多运动,避免去人多、密闭的场所。

03

立刻就诊

若幼儿出现发热、皮疹、腹泻等疑似症状,立即就诊,明确诊断。

04

及时告知

若幼儿或家人患上传染病,第一时间告知班主任,居家休息,避免外出。

最后,请家长们配合园所工作,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如勤洗手,不吃不洁食物等,防止病从口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远离各类秋冬高发疾病!

End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