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结核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案例一则影响ldquo面子rd [复制链接]

1#
长春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a_4323422.html
病案介绍

某某,男,年龄32岁。

年10月8日初诊

主诉:发现右侧腮腺混合瘤1年余。

现病史:1年前患者发现右侧腮腺有一包块,当时无明显不适,在年9月14医院就诊,B超显示:右侧腮腺内右耳前方见一枚低回声结节,混合瘤,约18*17*11mm。予中药保守治疗,后辗转多地治疗,效果欠佳,肿物逐渐长大。现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门诊就诊。

刻下症:右侧腮腺处肿物,突出皮肤表面,范围约20*11*21mm。精神一般,容易出汗,余无不适,纳眠可,二便正常。体重近期无明显变化。

舌象:舌淡红,苔薄白,舌体有齿印。

脉象:人迎:较弱寸口:平趺阳:较弱太溪:较弱

体格检查:右侧腮腺处可扪及一肿物,大小约20*11*21mm,表面不规则,边界清楚,质硬,与周围组织不粘连,位置固定。

实验室检查:年10月6日复查B超显示:右侧腮腺内右耳前方见一枚低回声结节,混合瘤,约20*11*21(lasttime18*17*11mm)。

中医诊断:发颐

西医诊断:右侧腮腺混合瘤

中医辩证:痰湿内阻,瘀*互结

治疗方法:化痰散结,祛瘀解*

基本方名:温胆汤加减

剂型:汤剂,剂数:5剂煎服法:水煎服

处方组成/p>

龙骨30g牡蛎30g三棱10g莪术10g蜂房10g

全蝎10g地鳖虫10g半枝莲30g王不留行10g天花粉10g

竹茹15g枳实10g白花蛇舌草30g鸡屎藤30g半夏15g

切脉针灸处方:

(金针)百会、囟门→印堂上1寸→人迎→右曲池五针→颌下腺围针六针→右合谷→腹四针(中脘、双天枢,气海)→右→左足三里四针→双血海→双阴陵泉→双三阴交→双太溪→右太冲。

按语:

该患者病程较长,久病则虚,久病则瘀,故从四部脉来看患者脉象皆偏弱,整体正气不足,而局部包块辨证为痰瘀互结,属于邪实聚积的范畴,因此本证为本虚标实,基本治则可归为扶正祛邪。结合舌象和证象来看,患者虽无明显不适,但是从舌体有齿痕,容易出汗等辨证,八纲辨证为阴阳俱虚偏阳虚,病位在里;经络辨证,病在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病机辨证在痰,瘀,*。该患者病位在于右耳前方腮腺部位,为足少阳胆经与手少阳三焦经循行所过之处,“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少阳,胆经循行头身,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少阳三焦通行元气,运行水液;少阳通道不利,气血津液运化失常,则易酿成湿浊痰瘀,结于经络而发病。

中药辩证处方以竹茹,枳实,半夏化痰清浊;王不留行,鸡屎藤行血消肿,利湿消肿;三棱,莪术化血理气,消坚开瘀;半枝莲,天花粉,白花蛇舌草清热解*;龙骨,牡蛎镇精安神,龙骨又善利痰,牡蛎软坚化结,两者收涩之中又有开通之效;同时不忘以少量虫类药如全蝎蜂房,地鳖虫搜风解*剔络,标本兼顾,使瘀*痰湿之邪得散。

患者初诊四部脉偏弱,遂从整体着手,以金针百会三针、人迎来增强人迎脉;以腹四针调整气血,补中益气;针刺足三里四针,阳陵泉来增强趺阳脉,血海,太冲活血化瘀,理气通经;丰隆三针消痰化浊;阴陵泉、三阴交、太溪增强太溪,补肾养阴。手阳明大肠经循行上颈贯颊,“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故取曲池五针,颌下腺围针,右合谷针对颈项,消瘤化结。

经过一个多疗程的治疗,患者吃拉睡已基本恢复正常,肿块明显缩小,查体可扪及右腮腺处肿块明显变薄变软,目前患者正继续在云脉中医诊所进行治疗,近期动员患者进行复查,继续随访。

注:俞老案例分析之针灸及中药处方,皆为具体病人辨证所得,切不可轻率照搬,谨记!

推荐更多精彩阅读

从一则案例体会俞老切脉针灸经络辨证之妙!

癌症最偏爱这十个字!原来我们每天在喂养体内的“癌细胞”

看看你这个年纪最怕什么癌?

标本兼治,沉疴立起-俞老诊治骨瘤复发案例精解

为何至今未能攻克癌症?听听俞老是如何讲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