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结核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曹林意图正确并不能令茅于轼免于被批评thbnlnpl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治疗去哪里

曹林:意图正确并不能令茅于轼免于被批评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曹林 由于再次触动了社会贫富问题上的敏感神经,虽然茅于轼提出“廉租房不设厕所论”有一段时间了,但争论的热度一直没有消退。学者张鸣于3月27日《中国青年报》撰文《那些攻击茅于轼的伪穷人立场》,为茅老鸣不平。他愤怒地诘问,“哪一个攻击茅于轼先生的人”,“像茅于轼先生那样,做过那么多帮助穷人的事”?言下之意很明显:没有像茅于轼那样为穷人做过那么多事情,就没有资格批评茅于轼,就是“有权者的帮闲”,就是“伪穷人立场”。这是一种霸道的逻辑。且不说这个。首先张鸣教授就是在扭曲反对者的观点,只紧盯少数络愤青偏激的观点不放,而不理会那些理性的反驳茅观点的声音。上确实有一些愤青在胡搅蛮缠,不是讲理而是带着民粹偏见肆意谩骂。不过这些只是非主流的声音,我看到的大多数文章,都没有谩骂,而是心平气和地对“不设厕所”的利弊进行辨析。我很不理解,为什么张教授眼中只有那些偏激的愤骂,而刻意回避那些对茅于轼的理性、善意的质疑。说别人曲解茅老的原意,张的批评,不也是故意在曲解和妖魔化舆论对茅的批评吗?流氓言论完全可以不理会,你得正视那些理性的批评。张鸣教授一直强调茅于轼“为了穷人利益”的美好动机。可一个很简单的常识是,动机和意图并不能证明手段的合理性。并没有多少人怀疑茅于轼“为穷人做事”的动机,怀疑的只是这种美好的意图在现实执行中并不能达到预期。我们这个国度曾经深受“意图伦理”之害,用目标证明手段的正义,为什么没有长一点儿记性?当某些地方为了城市形象而砸小贩的饭碗,为了开发城市而拆百姓的老房子,以公共利益之名侵犯公民的私权利时,我们都能理性地辨识出“意图善良不能证明手段正义”。可是,当一个为穷人做了很多事情、有道德楷模形象的经济学家“以为穷人的名义削减穷人的福利”时,聪明如张鸣教授者,为何就失去了对“意图伦理”的警惕,而试图用“为了穷人”的动机证明茅于轼行为的正义性?这显然是一种双重标准。最可笑的是,张鸣教授言辞激烈地反问批评茅的人“做过那么多帮助穷人的事吗”。难道别人没有做过这些事,就没有资格批评茅老了吗?难道茅为穷人做过事,他就可以免于受批评?难道茅以前为穷人做过事,他所有声称“为了穷人利益”的建议都必然能在现实中真正有益于穷人?这显然说不通。首先,天下不只是茅老一个人在为穷人做事,而且不是每个人为穷人做事都必须以茅老那种方式。平时捐点款,这难道不是为穷人办事?在涉及穷人切身利益的*策建议上理性权衡利弊,这难道不是为穷人办事?另一方面,茅老的智识和理性也是很有限的,他为了穷人利益而提的建议,也绝不必然会有益于穷人,为什么别人就无权置喙呢?以道德的名义堵别人之口,这显然是一种道德专制。这种逻辑,其实与那些无理谩骂茅老者的愤青逻辑是一样的。 (作者系媒体人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