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结核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印度的非洲竞争策略foygsugl [复制链接]

1#

印度的非洲竞争策略


◎陆南 本周举行的印度-非洲峰会被看成是非洲国家从新兴大国竞争中再次受益的又一次典型事件。印度宣布,他们将把整个非洲项目的信贷规模提高一倍,从2003—2004年度的21.5亿美元提高至2008—2009年度的54亿美元。同时,印度将在未来5—6年内向非洲提供5亿美元援助贷款项目。在2006年11月的中非论坛上,中国向非洲提供了50亿美元的援助。而马上到来的5月份,日本也将在横滨展开和非洲首脑的峰会,经济援助必不可少。面对多方竞争压力,辛格*府在整个会议期间极力回避与中国抗衡的话题。对于印度来说,在规模上和中日竞争显然不具有可行性。目前,印度和非洲每年的经贸额大概在202亿美元,而中国则已经达到550亿美元左右。况且,也如印度官员所说,以私有公司为主体在非洲进行经济开发的印度,竞争力有限;在撒钱方面,印度方面受到的制约也更多一些。此次峰会可以清晰看出,印度方面想通过构筑不同的竞争策略,来达到获取能源的目的。印度的非洲竞争策略是:更多地描述印非双方共同的挑战和价值观,产生的大概逻辑是:之前非洲大多通过原材料的输出完成贸易,而现在印度则将自己在信息技术、医药制造方面的优势传授给非洲国家,通过印度技术和经济合作(ITEC)系统,对非洲进行人员培训,在非洲建立电话医疗系统、推进农业技术交流等,来帮助非洲国家发展,并解决首当其冲的贫困、饥饿和疾病问题。但是,这些措施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见效,却令人怀疑。至少到目前为止,印度在非洲采取的手段并不新颖,而且已有人权观察组织将抗议的目光转向印度。在苏丹,印度向巴希尔*权投资2亿美元,修建输油管道;它也不在意津巴布韦国内的*治问题,继续在该国投资。唯一有优势的是,印度从殖民地时代开始,就和非洲有着广泛的联系,在南非,现在居住着大概250万印度裔居民。而印度公司在本地也更倾向于雇佣当地居民,不容易像其他国家那样受到民粹主义的反弹。所以,印度官员回避全面抗衡看起来显得颇有道理。在全面撒的同时,他们显然正在深化印度洋合作策略,将重点经营的地方放在东部非洲印度洋沿岸地区。在那里,辛格*府试图建立以地缘*治为核心的外交策略,保护自己的战略利益。当中国于2007年3月派出超过300名志愿者前往塞舌尔这一印度传统友好国时,印度外长穆克杰间接发出警告,“这一水域的安全和稳定对于印度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印度对中国自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开始的印度洋战略发展策略十分警惕,近年来加强了和塞舌尔、毛里求斯以及莫桑比克等印度洋沿岸国家的联系,推出了*舰巡逻、联合*事演习等举措。而这一地区也将成为今后中印两国竞逐的主要地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